诗意行走,翻动世界篇章
世雅典奥运版的《泰坦尼克》界是一本大书,那些从来没有旅行过的人仅仅读了这本书的一页。
——圣。奥古斯丁
文化与山水,带给我们幽远的思索,留给我们无尽的话题。人类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亲近大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求。我们需要山间溪流,需要翠微的山峦,需要海上的日出,需要大河的波涛,需要绿的草、红的花、夏日的清泉,冬日的雪峰,黄莺的鸣转,燕子的呢喃。当我们需要这些的时候,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便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教我们去欣赏,去领略,去体验,使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同时也在我们身上培养起来健康的美感。
2005年5月1日——6月25日“榕树下”中文原创网站《二泉映月》文学社团举办了第二次笔会,以“行走.快乐”为主题的《五月笔会》已经获得圆满结束。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共发表笔会文章69篇。被榕树下推荐首页绝品8篇,占全部发表稿件数量的12%,获得绿叶的有18篇,占全部发表稿件数量的26%,社团编辑顾问及评委的文章15篇,占全部发表稿件数量的22%。已经和国内著名刊物《旅游纵览》杂志达成合作意向,从7月份开始每期选取1-2篇优秀稿件刊登。
这次笔会是社团成立以来第二次范围较大的征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稿件质量精良,内容丰富多彩,有游山的,有玩水的,有看老宅看油菜花,看城市看风景的。文章大多紧扣主题、反映了行走的快乐,更加可贵的是大多数作者反映了行走的思考,有深度也有水平,还透着哲理,让人读后受益匪浅。非常值得感谢的是那些一再投稿的朋友们对我们的笔会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木末之风8篇、暖暖shu 4篇,高鸿、庄家汉、王正德,各3篇,y-yhl、梅叶青青、尚崇龙、心灵绿荫、我是云和雪,各2篇。正是在大家热心的支持下,我们的征文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我代表《二泉映月》社团诸位编辑衷心地在这里感谢各位朋友的热情参与。
在“五月笔会”里我们看到了作者一篇篇行走的痕迹,听到了他们放飞的情感在山水中体现。既有:“饮马黄河、洒酒长祭、慷慨悲歌”的气魄(《黄河万古奔流》高鸿),又有“华清池侧,长恨当歌”的哀愁(《华清池侧,长恨当歌》亲爱的丸子小小姐);既有:“沈从文的孤寂伤感似水静静地独自在心的山谷里流淌;沈从文的强韧更像是水,不动声色涓涓细流……他以水磨石穿的力量,展示于世人一种强韧的生命姿态。温和,从容,但不乏倔犟。”的赞叹(《一派清波沱江水》梅叶青青),又有“入夜了,村落如墨。野蒿的清芬,挟裹着小鸟的嘤嘤声,将坝美的宁静渲染到极至。……终成了一个“童孺纵行歌,斑白戏游诣”的富庶的桃花源……我出声地笑了”的遐想。(《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暖暖shu)
一、在街景中穿行,在城市里怀古
千百年来,谁的脚步可以了无牵挂?在如花似玉的风景中,行旅之心总是似轻而重。于是我们去逛街,去亲近古城,去看风景名胜。 读读樵儿的《寻街》和一星如月的《诗意小镇》吧,你会发现那种穿行街镇的快乐在心中流淌。
“街如城市的经络,镇定地支持着繁华、没落、矫情或从容的片段。固执地行走是为了享受这种躯体的辛苦、发现的乐趣、身在其中的感怀,城市如一盏盏明亮的灯在地图上,而每一次追逐也都是从城市出发,有时想,城市是什么,*什么支撑,也许就是一条条街吧!在行走中感受着脚板与地面塌实地接触,于是街的底蕴自下而上沁入身心,街边一盏灯,街中一家店,街上流动的人,街心一座广场就深刻地充满了记忆,并被悠久的岁月一遍遍擦亮直到无法忘却。”
看看远风徐来的《繁华中的眷恋》吧,他告诉你:“那些流芳文章和迤俪故事,千百年前便在这座城市中沉淀和成长。一代代人对灵魂的思考,对文字的寻觅,早已将它的沧桑、洗练,它的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渗透到大众的意识形态里。你不需要很好的视力和感觉,便能看到,便能触及……时光流逝,青瓦红墙终究要消逝,而永恒的东西在精神里,它们是永远不会随着碌碌的肉体消亡的。就像同样天生丽质的成都女子,不施粉黛的素面、清脆婉转的川音,不会改变。无论繁华与否,都是,一生的眷恋。”
再看张另的《扬州行》吧,他写到:“作为一名新游客,我的脚步已无法找到戴望舒当年走过的那条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却体会到了扬州城一如既往的旅游盛况,我的目光已追寻不到扬州少女丁香般的哀怨和彷徨,却感受到了扬州人对今天的生活火热的憧憬和应和。”
茅店月的《蒲团座上话丽江》让我们看到一种别样的风格:“高柳依旧,斜阳独垂,我们清空的足音踩在古城寂寞的小巷里,踢踢踏踏,踏踏踢踢,经年的余韵许是一曲怀旧的恋歌。旅途只是游荡的暂居,沉思只是忙乱中的闲暇。
古老的地方会掩埋许多朴素的文化,用脚步去丈量一种深度,可能得到只是尴尬。我翻秦岭,穿蜀中,再入滇南,怀着虔诚的心态朝拜一个心仪已久的文化圣殿,失落的理想在红尘翻滚中将生硬的疼痛成倍放大,对信仰标识的复制性批量生产已使这种高贵的品质急剧贬值。我流浪,在山重水复里说,真的,轻狂多好,可惜我已过了年纪。喜玛拉雅山耸立在天的边缘,雪白的峰顶将世俗遗弃成低矮的侏儒,或许我可以打包去旅行,翻越坚硬的阻隔,用柔软的双脚踩着冰凉的积雪,然后弯下腰,摘一朵洁白的雪莲。我说,母亲,看,雪莲!青石板的小巷十年后依旧光滑,文化的沉积在岁月的每个纹理间长上青苔的表皮。我会老,这个古城现在的男人和女人也将老去,灯笼还会打起来。”文章的厚重文化丰富内涵的整体品味呼之欲出。
y-yhl的《木渎印象》里有这样一段话让我们不由得有同感:“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或许,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的锦衣玉食才是符合那个时代的豪宅大院吧。而如今,这样的豪宅已然成了演员的背景和我们这群衣着光鲜的现代人永不过时的看点。那个扫街老妪平淡的语气是否也就意味着,在她历经风霜世事的心中,最美最平实的风景就是寻常人家的生活,而我们恰恰是舍本逐末地忽略了景致本真……历史沉淀在古镇人们记忆深处,而我们,匆匆而过的游客,也只能是浮光掠影般地留存些记忆。我们走过老街,觉得依旧是从前的老街,而古镇上的人们,他们看到的,则是小船缓缓而来,流水悠悠而去。”
梅叶青青在《千年古城雨潇潇》的思索让我们心灵为之震撼:“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狐死必首丘,池鱼思故渊。当清寂的孤月把缕缕的凄凉蔓延的时候,那些一砖一瓦垒起的陋房,那些生着青苔的石板小巷,就成了梦中永远走不出来的情结。春去春来,人去房空,曾经呢喃梁上的燕子,该到哪去寻旧时的主人?花开花落,一院寂寞的杏花还能等到深巷黎明的那声清音?”
多么经典的语句啊!读着这样优美的文字,总能激起我们内心一种柔软的感动!于是我们在行走中快乐,在行走中幽思,沉淀下来的就是我们的文字结晶。
二、万水千山总是情
山水是有品格的。江河奔腾不息是一种品格,溪流清澈宜人是一种品格,北国山川莽莽苍苍是一种品格,江南山水明净秀美是一种品格。辽阔大地,山山水水,无不呈现着各自的性情、品格。
我们一起来聆听高鸿在《黄河万古奔流》一文中的咏叹吧:“这就是壶口!没有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张扬外向,没有黄果树瀑布的钟灵毓秀,没有庐山瀑布的一泻千里,也没有安赫尔瀑布的细长柔腻,壶口瀑布如陕北野性的信天游,昂扬激越的大秦腔,原始而粗旷,豪放而坦诚……黄河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民族的母亲之河。千百年来,炎黄子孙面对千里万里狂涛巨澜激动不已,人们饮马黄河、洒酒长祭、慷慨悲歌。人们纷纷以诗歌、辞章、音韵,表达着心灵深处对苍莽黄河的崇敬和惊叹。放眼望去,黄河长长的堤岸上,或许还有半坡男女的欢笑、还有蓝田猿人的遗骨,还有大禹的足迹汗痕、还有秦皇的剑锋刀影!虽然此起彼伏的王朝已在黄河的历史里成为了过眼云烟。但我们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在李太白的诗中找到了我们心中的黄河吗?那是在我们胸中奔腾了几千几万年、几千几万里的黄河呀。
无论爱着还是恨着,浩浩荡荡的黄河代表了一种真实的存在,她的目标只是为了奔流,为了永无息止地奔流!涛声喧响、诗意沛然。我们梦里的涛声永远真切,永远动情如故。爱,让这个世界篷筚生辉;恨,让这个世界黯然失色。一切只是瞬息,黄河和她的涛声,穿越了海升陆沉的历史,穿越了清清浊浊的亘古和记忆,带给了我们永远止息的时间、方向与希望。黄河,无言地昭示着流逝的岁月,又默默地暗谕着遥远的未来!
——哦,黄河,万古奔流的黄河,我的生命之河呀!”
文章大气磅礴,很有气势。作者抒发的一种对黄河母亲的感激之情,读罢,耳边仿佛有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回响!文章有声有色,读罢怎能不为这样的文字叫好?
看看尚崇龙是怎样描写心中《一条美如孔雀的河》:“我把她一直珍藏在心里,就像冬天藏着一枚鲜艳的花,或是珍藏一个少女永远留给你莞尔的笑。我是在河边长大的,曾把故乡的河珍藏了一生,因为那条河里有过我的童年,那是一片抹不去的记忆。可是,孔雀河呢?当你听到她的名字,马上会想起云南西双版纳,想起美丽的孔雀,或者能想到欧洲美丽的多瑙河,如果这样,那你一定错了,孔雀河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上的一条河流。她是库尔勒绿洲的母亲,更像塔里盆地上的美丽花环,或者一张书签,她的美丽如她的名字一样。孔雀河有多么美丽,库尔勒就有多么美丽。”
再跟着木末之风去他的《画中行》走一遭:“河的对岸是树木时疏时密的山峦。山坡上不时地现出一片被藏蓝色的烟霭笼罩着的藏族村寨,偶尔的有一两缕蓝白色的炊烟冉冉升起,继而向四下里飘散,一直到最后完全消融在烟霭中。但是山峰顶尖的一截却是格外的明亮,晶莹的雪峰两侧被夕阳镶嵌了一道儿金色的细边。如若不是那一缕缕的炊烟慢慢飘散,无论如何你也想象不到那片藏蓝色的下面,竟然是一片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村寨。路的东边则是一片比路面稍高的开阔地。毛茸茸的,一片娇黄,那是收割过了的草地,渐渐的向东面隆起,一直顺延到无路可走的草地的尽头——那儿依然是被太阳抹上了金黄亮色的高高耸立的山峦,山巅依然是皑皑白雪,雪线以下则是密密的森林,只是经夕阳的晕染后,已看不到松柏自身的苍翠,一例的只有金黄与橘红。她与对面飘着炊烟的山对峙着,遥相呼应,形成了阴阳分明的两道屏风——一边是色彩沉着神秘的古典油画,另一边则是明亮清澈的现代山水。于是,这驶向九寨沟的行程,我们哪是在深山峡谷,分明是进入了一道神秘而又奇特的画廊。”
漠上行人在《徜徉山海间》一文中这样写到:“山和海各自念着那古老的‘山海经’,永远地对峙着。山,千年万年立在那里,或泰然端坐,或站立痴望,它总是默默无言,执拗而顽固,显示着一种专注不移和唯我独尊。因为执着,因为唯我独尊,才有住在山后的愚公来移山。山的命运注定是要被愚公搬移的,是山自己造就了不懈移山的愚公品格。愚公没把自己守望的家园移到山外来,而费尽千辛万苦来移山,可见其愚的顽固。愚公的精神不仅在于毅力的超绝,他那种对自己那方家园的执着守望,也同样地令我感慨万千。
海,它好像总有一种搔动不安的思绪,终日忙碌,永不停歇,呈现着变通和包容。因为动,不一而终,变异无常,才有后来的精卫来填海。海造就精卫鸟,也只有精卫鸟才会衔石填海。
究竟是山和海造就了与之相似的人,还是它们造就了与之相似的品格和精神?这两种迥乎不同的品格和精神能否不各执一端,走向相互的借鉴与融合?”
十里荷在《乐山乐水》一文中说:“我知道,翻过那座山,一定还有更高的山等待着我。只要一直在路上,就会越来越接近我想要的高度。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如果说,动态的海使我心境澄明、归于宁静。那么,静态的山,则使我保持了攀登的姿势。
闲处时光易逝。三日晚,无眠,有丝丝的思念涌上来,像海潮,一浪一浪的,把心情一点点打湿。人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啊。而我,出门三日,即思蜀了。”
我们的作者用心感受、仔细品味,在他们的文章中我们看见了山水自然的神韵,和作者一样悟出了其中的神妙。这是自然与心灵的交融,这是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让我们与山水结为朋友吧。让我们在它的引导下,回归精神家园,进行诗意的旅行。
三、在诗意中行走体味人文古迹大自然的美好
我理解的旅游就是去做一回异乡人,去体验一下与本土文化有别的异地文化。于是我们行走。去行走的地方不一定很有名气,哪怕是寻找野花交错的小径、爬满藤蔓的屋檐,古老的小镇、老宅,感受岁月流转,时光印痕,只要你是有心人,你信步走入的街巷也许就能见到历史的沧桑。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踩到的尽是浓浓的历史。
跟着奋进者《徜徉在两汉文化的历史长廊》中:“如果说,秦王朝的建立完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国家格局,那么,汉王朝的发展就使秦王朝首开先河的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同制,真正体现出统一的历史内涵:从此,在这块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从骨子里认同自己属于一个国家、属于一个民族。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以平民出身的刘邦胜利、贵族出身的项羽失败而宣告一个新时期的来临,他们之间最后的搏杀发生在秦淮平原。我想,能够在实地感受楚汉相争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历史,想来应该会有别一种滋味。”这样的行走和思考是多么有意义啊!
你看黑龙江小龙女在《下乡散记》里说:“淳朴随意的生活,放松自然的心境,是愉快生活的源泉。不必到旅游胜地、名山大川去感慨,换个视角,心灵的南山并不远。”
自然蕴涵着无穷的魅力和深刻的哲理。人们在大自然中劳作,繁衍生息,流连徜徉,沉思冥想,领受着自然的恩泽,感悟着自然的真谛。同时,人类的活动,也为自然增添了丰富的文化意蕴。
我们的行走之所以说它是诗意的,是因为我们真实的脚步穿行于一个城市,一个乡村、一座山、一条河的时候,我们似乎感觉到我们也成了那里的风景,我们被熔化了,就像唐朝女孩一样,熔化在油菜花的灿烂里《奔向油菜花》:“绿色是田野的本色,是宁静,是温柔,是和平,是生机,是包容一切的宽广,是沉淀一切的深隧。深绿是经年的坚持,嫩绿是一探头的娇羞。深深浅浅明明暗暗的绿,每一种都有细微的差别,层层叠叠,是田野最美丽的春装。最爱新绿,是十六岁少女的面庞,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染上岁月的风霜而变色。”就像暖暖shu一样,熔化在世外桃源的坝美村里,这时的我们成为风景的一部分了,互相包含,互相认同,合而为一了,这是何等的诗意啊!无论是陈国庆的《小站暮春》,还是箫弄玉的《又见槐花满树香》都是一样的赏心悦目,满眼春色扑面而来。
看木末之风《您好吗?额济纳的胡杨》:“记得无数文人曾写过无数的文字,赞美您的美丽与坚韧,讴歌您的奇伟与苍凉。称赞您为‘三千年的胡杨’,有着‘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的坚韧与品格;赞美您凄苦泪水的结晶——胡杨泪——竟也是蒙汉牧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惊叹您在枯寂的荒漠里,将生命张扬得如此华美与富丽,因而将您与您盛装的季节并称为‘金秋胡杨’于是,额济纳有了她最精致、最华美的名片——金秋胡杨节。
人们敬畏、赞叹您的作为,讴歌、崇尚您的精神,但不珍惜您的家园与躯体——孱弱的黑水河被层层截流,稀疏的植被已千疮百孔,肆虐的风沙一直在向城镇进军……我真的开始担心——您这盖世的坚韧与奇伟,能够支持多久?您这旷世的美丽与绚烂,是否真的可以不停地复制?您的生命之源——黑水河,是否真的可以恢复原有的模样?水草丰美,湖波荡漾,鱼禽嬉戏,雁鹅鸭鹤,成群结队的水乡渔泽景象,是否能够真的重现?
我期盼着,我祈祷……今天,我只能屡屡地在心里向远在天边、熬在荒漠的您道一声问候——您还好吗?额济纳的胡杨!”
这样的赞美是那样由衷,这是对一种精神的膜拜,一种理想和信念熔化在对胡杨的敬意里了!读到这里,你的心里能不为之振奋吗?
行走不一定在风景区,也可以是在你自己的家里。你看庄家汉《最美的风景“在老家”》,沧浪无疆《我们家的“五一”》,荞麦花园《黄昏》和秋趣的《驶向浦东》,让我们看到了或是温馨或是喜悦或是悲凉的另一种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的征文中社团编辑几乎都奉献了自己的精品之作,大部分编辑的作品都获得了绿叶或是上了首页精品推荐榜,这说明我们编辑的整体实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家对每一篇作品都给予热情的点评,使得来参加活动的朋友们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当然笔会中的不足还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游记写景物的多,议论深刻的少;借景抒情的多,有深刻内涵的大气磅礴的少。但是不管怎样笔会的成功还是不言而喻的,文章在编辑们的严格要求下,不求数量,只求质量,仅仅从获得榕树下绿叶的数量就可以看出高质量的稿件占比还是较多的。大家的点击率和评论率也是很多的,充分说明了朋友们参与热情是高涨的。
让我借用作者y-yhl在《邂逅渔村》一文中的话做为结尾吧:“很多时候,我们游走的过程不是经历,而是邂逅,邂逅一种风景、一种心情、一种有异于平常的生活方式,游走结束,我们带着邂逅的美丽回归,继续生活。”
说得多好啊!是的,无论我们在诗意中的行走也好,在浪漫中或是平凡的旅行中邂逅也好,我们不经意间翻动过世界许多美丽的风景篇章,在行走的时候我们收获了很多,在回归的时候我们带着满足继续我们的日子,你也许会对亲朋好友说起你走过的地方,你看到和经历过的故事,于是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了。
生活在继续,我们的行走也在继续;诗意的行走,快乐的旅行就是我们寻求心灵放松的一种方式和需求了。朋友,既然行走是快乐的,行走是诗意的、是在翻动着世界的绚丽篇章,那么,请不要停止这种形式的“阅读”吧,准备好行囊,让我们继续上路吧!
页:
[1]